人社部、财政部于2025年7月10日联合发布《关于2025年调整退休人员基本养老金的通知》,正式确定了2025年养老金调整方案。
此次调整将惠及2024年12月31日前已按规定办理退休手续并按月领取基本养老金的企业和机关事业单位退休人员,总体调整水平为2024年退休人员月人均基本养老金的2%。这标志着我国退休人员基本养老金实现了自2005年建立调整机制以来的连续第21年上涨。
数据显示,全国企业退休人员月人均基本养老金已从2005年的640多元,显著提升至2024年的3200多元。机关事业单位退休人员的月人均水平也从2015年的4900多元增长到2024年的6400多元。
然而,一个不容忽视的趋势是,全国总体调整比例近年来呈现收窄态势。2025年确定的2%涨幅,延续了这一趋势。这意味着,虽然养老金绝对值仍在增加,但增长的速度较前些年有所放缓。这既反映了当前经济形势和养老保险基金运行压力的客观现实,也预示着未来调整将更加注重精准性和可持续性。
本次通知中一个极其关键的信息点是明确提出“重点向养老金水平较低群体倾斜”。这一导向并非首次提出,早在2025年3月的全国两会期间,人社部负责人已在公开场合强调养老金调整要重点向中低收入群体倾斜。2025年的调整方案正式将此原则纳入其中。
依据通知精神,2025年将继续采用定额调整、挂钩调整与倾斜调整相结合的方式。
定额调整:所有退休人员增加相同金额,这对低养老金群体提升比例作用更明显。
挂钩调整:通常与缴费年限和现有养老金水平挂钩。虽然与现有水平挂钩部分可能使低养老金者涨得少(绝对额),但政策“倾斜”很可能体现在加大对缴费年限长、但养老金水平低的群体的挂钩权重,或设置保底涨幅。
倾斜调整:可能针对特定困难地区、高龄老人等群体,其中也可能包含对低收入退休人员的额外照顾。
因此,“倾斜”的核心效果在于:养老金水平较低的退休人员,其实际涨幅(百分比) 有望高于平均水平,从而更快地缩小与高养老金群体间的相对差距。
但需要明确区分的是,“涨幅”高不等于“涨钱金额”高,因为起点基数不同。例如,增长2%对3000元养老金是60元,对6000元养老金则是120元。政策目标是让低者的比例更高(比如涨3%或更多),使其增长更快。
随着全国总体调整比例持续收窄至2%,一个自然的结果是:不同地区、不同群体间养老金增幅的差异有望进一步缩小。
2%的上限本身就在一定程度上起到了“限高”的作用,限制了高基数养老金的绝对增长额。
更重要的是,各省在制定具体实施方案时,被要求落实“重点倾斜”原则。这意味着:
在经济发达、养老金水平普遍较高的省份,其调整方案会更侧重于“控高补低”或“限高”。可能通过设定挂钩调整的上限比例、或加大对定额调整和缴费年限挂钩的权重,来相对抑制高养老金群体的涨幅,同时确保低养老金群体获得相对更高的涨幅。
在经济欠发达、养老金水平相对较低的省份,其方案则会更聚焦于“提低快涨”。利用定额调整保底、加大对低收入群体的倾斜力度等方式,努力让本地退休人员的养老金水平能更快地向全国平均水平靠拢。
无论是发达地区的“控高补低”,还是欠发达地区的“提低快涨”,其共同目标都是缩小区域间、群体间养老金增长的不平J9九游会官方网站衡。2025年的2%总体涨幅,结合明确的“倾斜”政策导向,为这种差异的缩小提供了更有利的制度环境。人们期待各省方案能切实体现“提低+限高”的思路,让养老金调整更加公平、更可持续。
2025年养老金2%的调整,实现了21连涨的里程碑。尽管增幅收窄,但政策明确指向了更精准的“提低”方向,并蕴含着通过“限高”效应和各省差异化方案来缩小区域及群体间增幅差异的期待。
对于仍在职的劳动者,这次调整也传递出清晰的信息:未来养老金待遇的提升,将更加注重公平性和可持续性。
想要在退休后获得更可靠、更体面的保障,“长缴多得、多缴多得”依然是根本之道。持续、足额地参加基本养老保险,尽可能延长缴费年限,是提高个人养老金计发基数、从而在未来历次调整中持续受益的最有效途径。
养老金的调整牵动着亿万家庭的心。2025年的方案,在总量增长的同时,更注重结构的优化和公平性的提升,体现了国家对保障退休人员基本生活、促进社会公平的持续努力。
各省的具体实施方案即将陆续公布,届时“提低+限高”的承诺能否有效落地,养老金增幅差异缩小的期待能否实现,我们将拭目以待
联系我们
电话:021-53530365
手机:13255869669
公司地址
地址:中国(上海)自由贸易试验区新金桥路58号16E室
公司名称
J9九游会官网